中国娱乐报

新农村主题电视剧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2020-07-31 09:51   来源: 互联网    浏览次数:79

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以脱贫为主题的电视剧创作和播出工作的通知",重点介绍了22部扶贫重点剧目。从已播出的一系列作品中,充分发挥电视剧脱贫的特点和优势,从多个角度艺术地看待脱贫和农村建设的经验,更恰当地处理精神积极能量和戏剧性表现的辩证统一,为实现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浓厚的氛围。


新农村主题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新农村题材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光芒


敢于触及脱贫的深刻矛盾和社会痛点


近期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大多取材于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现实素材,将脱贫攻坚的精神主线贯穿到乡村振兴的故事结构中,在二者的有机融合中开拓了农村题材写作的新思路,新视角,对于以往的类型化叙事是一种突破和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与以往一些农村题材剧囿于苦难叙事,戏谑农民,虚悬痒痒不同,这些作品更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现实性与故事性的融合,敢于触及农村改革中的真矛盾,真问题,特别是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基层党建不严,产业基础薄弱等现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不应回避深层次的城乡矛盾。 这些扶贫题材电视剧一方面以荧屏故事的方式记录和提炼精准扶贫的历程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以理性的态度进行深度思考和路径展望。


  



面对村民的乡土情怀和长期养成的"陋习",村干部秉持政策给人,扶贫扶志的理念,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最终"两家合一"其中,《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地质灾害严重的贫困村岩芝村整体搬迁,并入扶余村丹霞村的故事",《花叶茂》则聚焦西南新农村建设风貌,从花茂村展开枫香镇的扶贫景观。剧中由"三改三建"和土地流转引发的戏剧冲突,既是"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的生动展示,也揭示了个别基层干部下乡的镀金现象最美乡村"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困境,特别是扶持对象中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思想问题,精准到位,对"真扶贫,真脱贫,真脱贫"做出了真实有力的诠释


近期的一些反贫困剧目,不仅局限于以往农村话剧对农村现代化滞后的低估和城乡差异与冲突的格局书写,而是立足于推进农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破解转型期深层矛盾,创新视野,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一些遐想和感悟,而且也有利于题材相同的电视剧的创作。


新农村主题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典型人物达到的高度是文艺作品的高度。


写实电视剧"应在植根生活的现实创作态度中实现"看人与看人"。这一系列反贫困剧中的许多作品,其起伏的戏剧性张力,都是基于现实的反贫困故事基调,诞生于典型人物的行为细节之中。从总体上看,这些作品所描绘的人物涵盖了悬干部、返乡青年、基层干部、村民等,其中不乏新旧观念的碰撞、新旧观念的对立、城乡观念的冲突、这些激烈的矛盾与最终的和解,以及故事中包含着时代情怀和人性光辉的完整戏剧的建构。它在给观众带来触觉和渗透的同时,也升华了戏剧的精神高度。


一方面,这些剧目聚焦返乡青年的精神能量和人格成长,比如《绿水青山含笑》中,回乡创业的杜晓宇和徐涵,为了开办玻璃作坊,打造精品民宿,遇到了很多挑战。


新农村主题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新农村主题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我的金山银山》,由回乡扶贫书记唐亮和原村主任范星火勾勒出乡村建设中两个具有认同感的典型人物,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巧妙地驳斥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注重对典型人物的塑造,让人物富有真实感和时代感。"《最美的国度》,《书香四海》等,也演绎了主人公披荆斩棘,无私奉献的扶贫经历。从新任镇党委书记唐天石,到返乡创业的著名大学毕业生施全友,再到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文化博物馆干部刘士成,电视女主播辛兰,每一个角色都是扶贫工作队中某一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缩影,高度凝结了这类人在共同艰难险阻中遇到的,镌刻在一起的理想信念。


放进去



典型人物达到的高度不仅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这些反贫困剧作中的一些较为成功的人物,正是由于在热生活中的准确提取、时代潮流中的独创性描写、困境中的真实设置,以及多维视角下的立体呈现,从而使作品更好地实现并渗透到人们的心中。不过,不用说,这些剧中的次要人物偶有简化、构图的现象,在艺术表现上仍有改进的余地。


新农村主题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新农村主题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之光


喜剧表达达到了轻如轻的这种审美风格。


平衡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之间的关系也是最近反贫困戏剧创作的焦点。为了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许多电视剧在情节编织中植入了幽默和滑稽的喜剧元素。其实,喜剧不应该是一种肤浅的滑稽甚至商业手法,而应该是一种轻量级的、微笑在深层审美体验中的境界追求。不难发现,这一系列反贫困剧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恰当,在"笑"与"思"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力求通过轻松有趣的叙事氛围与广大观众实现审美对接,同时更多地反映了扶贫的艰难困苦。


有学者说过,人的范围之外不搞笑,笑一定要和人联系在一起。在嘲笑演员的动作时,既要注意动作和人的联系,也要考虑到创作者参与其中的深层含义。一个都不能少我的金山银山花叶茂", 村民们为评上特困户大显身手,争相比穷的情节不禁忍俊不禁;"绿水青山含笑",为了阻止杜笑回乡创业而频频"招兵买马"的杜胜楼满心欢喜;"我们在梦之初","处处书香喜鹊",相约必遇杨边和蒋友田,心中的许百年,追求的"王可靠"也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这些喜剧的"包袱"大多来自于人物行为与目标的背离,但反复的动作却频频受挫; 有些桥段的设置看似重复,但更多的是细腻和智慧,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复杂性


这些以时代背景为背景的反贫困戏剧,以新颖的叙事方式、典型人物的塑造和轻喜剧的风格呈现和传播了新时期的新农村故事,成为很好地讲述农村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更多的扶贫戏剧将继续出现在银幕上。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娱乐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